来源:北京法官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决定,授予陶钧等96名同志“全国优秀法官”称号,北京法院有2名干警获此殊荣。今天与大家分享市高级法院民三庭副庭长陶钧优秀事迹。
陶钧长期奋战在审判业务一线,凭借着扎实的法学功底、饱满的奋斗热情、不倦的工作作风,奏响了首都知识产权法官保护创新的时代强音。先后获评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模范法官、北京法院审判业务专家、北京市双优法官、北京市“百名法学英才”、“2022北京榜样”周榜人物等荣誉称号。2021年,当选北京市朝阳区人大代表。北京政法网、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北京日报等媒体多次对该同志进行报道。
勤奋钻研 修学储能
那时作为刚入职的新人,陶钧白天认真虚心地向法院前辈们学习司法实务经验、庭审技巧、断案诀窍,晚上求知若渴地翻阅各类案例和理论书籍。
2003年,陶钧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进入原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工作。
怀揣着法律人的梦想,他扎根基层,点滴积累,尽心审理每一起经济纠纷。天平在肩,责任如山,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他从未懈怠过、迟疑过,用不懈的努力实现司法的初心。那时作为刚入职的新人,他白天认真虚心地向法院前辈们学习司法实务经验、庭审技巧、断案诀窍,晚上求知若渴地翻阅各类案例和理论书籍。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两年时间他就顺利披上法袍,成为法院最年轻的法官。两年后他就以年结案917件的惊人数字,打破了全院商事审判的结案纪录,且所办案件无一错案,法治日报就其“审案绝招”进行了专题报道。不到三十岁他已荣获“北京市双优法官”等多项殊荣。
基层工作琐碎而繁杂,责任大而任务重,他坚守基层七年,用一个个案件积累起法治的力量和信仰,用一个个公平的判决践行司法为民的铮铮誓言。
勇于挑战 厚积薄发
挑灯夜读、无休息日的三个月内,陶钧读遍了庭内编纂和收藏的所有专著、论文和案例汇编,仅阅读笔记就记了厚厚的几大本。凭借着勤奋刻苦、一股子韧劲,陶钧迅速完成知识领域的跨越,并迅速成长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专家型法官。
2010年,陶钧调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进入知识产权审判领域。面对新环境、新领域、新知识,他整装重新出发,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迎接新挑战。
他深知平台越高,责任越大。在到高院知产庭工作的最初三个月里,他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工作和学习上。挑灯夜读、无休息日的三个月内,他读遍了庭内编纂和收藏的所有专著、论文和案例汇编,认真研究知识产权案件裁判中的思考逻辑,梳理多年来知识产权审判的发展与变化脉络,查阅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仅阅读笔记就记了厚厚的几大本。
凭借着勤奋刻苦、一股子韧劲,他迅速完成了知识领域的跨越,并成长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专家型法官。自他投身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以来,承办及参与审理的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000余件,多年来案件审判质效一直位居全庭前列。工作以来,他承办过很多知识产权领域的疑难复杂重大案件,一次次破解了审判领域的各种难题,以此撰写的多篇裁判文书获评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和北京市法院裁判文书二等奖,相关案例分析多次入选全国法院年度案例和北京法院参阅案例等。
锲而不舍 再攀高峰
陶钧说,知识产权审判,很多案子没有老经验可寻、没有老办法可用,要有开山劈路、遇水架桥的闯劲,迎难而上、敢于争先的拼劲,在新领域开辟出新天地。
随着移动互联网、AI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情况、新类型案件不断增多,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常会面临新挑战。他常告诫自己和身边人:“知识产权审判,很多案子没有老经验可寻、没有老办法可用,要有开山劈路、遇水架桥的闯劲,迎难而上、敢于争先的拼劲,在新领域开辟出新天地。”
凭借着这股肯于钻研的劲头,他对新法条、新判例如数家珍。在审理“明显实质性缺陷”发明专利申请驳回复审一案中,为了弄明白“依职权审查”“明显实质性缺陷”等这些经常被提及,但实践中却始终没有统一认知的问题,他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在先判决和理论书籍,在万余字的判决书中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件几易其稿、精益求精的案件,被评为中国法院2012年司法保护50件典型案例,并成为北京市法院参阅案例。在审理涉及“MLGB ”商标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案中,他通过详尽论证与充分说理,发挥了司法对主流文化意识传承和积极价值观引导的职能作用,维护了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该案的裁判不仅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更先后入选了2019年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2019年中国十大最具研究价值知识产权裁判案例、2019年度商标授权确权十大典型案例、2019年度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陶钧所审理的涉案标的达到37亿元人民币的“红牛”商标权属纠纷案也入选2020年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
笔耕不辍 钟情翰墨
除执法办案外,市高院法官还肩负着解决辖区内法律适用统一的问题。陶钧致力于通过对大量案件的梳理、总结、归纳、整理相关裁判规则,并为相关法律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思路与素材。
作为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的专属管辖地,此类案件审判工作由北京法院系统负责。面对着年均超过2万余件的此类案件,如何公正、高效地解决审理中的疑难问题已成为北京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的难题。他作为此类案件的调研组组长,组织骨干法官梳理了全国法院近五年的万余份裁判文书,精心筛选出几百个典型案例,并逐一进行查阅、摘录重点内容,归纳概括成具体裁判规则。为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他放弃了2019年春节的休假,每天在电脑前工作近十五个小时,最终执笔完成《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审理指南》的初稿,共计175条。后经广泛征求意见,历经十余次修改,最终在2019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前正式对外发布。该指南的发布解决了此类案件中诸多问题的认知分歧,统一了司法裁判标准和司法裁判尺度。
陶钧还结合自身审判实际,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法》等法律制定工作,并作为司法系统代表,参与2017年《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提出的第12条修改意见被全国人大法工委采纳。他还先后参与撰写《商标授权确权的司法审查》《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原理解读与审判实务》《知识产权案件裁判规则(二)》《商标法原理与案例》等多部法律专业书籍,并在《光明日报》《人民法院报》《法治日报》等20余家媒体杂志上发表文章百余篇。
陶钧入选北京法学会“百名法学英才”,并作为国家法官学院北京分院兼职教师,十余次受邀为学校师生和全市法官授课。他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专业研讨会,展示中国法官的专业素养和风采,并作为全国知产法官代表为香港司法培训班成员和驻加拿大蒙特利尔领事馆工作人员就“新时期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现状”进行专题讲授,向国际传递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声音。
2022年7月,陶钧执笔撰写的《关于疫情期间市政一卡通绑定个人信息相关法律问题风险研判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及亲自批示。同年9月,其积极参与由市高院牵头,会同北京经信局、网信办、知识产权局等相关委办局就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活动,并主要执笔完成了《关于北京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专项调研报告》,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言献策。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笃行致远方能照亮法律人脚下的前行之路。陶钧正是用他对人民和法律的赤诚,用他专业、敬业的品质,用他一份份守护创新的精品判决诠释了一名知产法官、一名青年干警建设法治中国、创新中国的责任与担当,在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在科技创新由学跑、跟跑到领跑的征途上,义无反顾地向前奋进!
责任编辑:研究会秘书处